分享
語言
简体中文
English
首頁
GoGBA港商服務站
咨詢服務
活動回顧
大灣區城市
東莞
佛山
廣州
香港
惠州
江門
澳門
深圳
肇慶
中山
珠海
GoGBA簡報
訂閱電郵通訊
首頁
GoGBA港商服務站
咨詢服務
活動回顧
大灣區城市
東莞
佛山
廣州
香港
惠州
江門
澳門
深圳
肇慶
中山
珠海
GoGBA簡報
搜尋
所有城市
東莞
佛山
廣州
香港
惠州
江門
澳門
深圳
肇慶
中山
珠海
熱門議題:
所有
科技創新
金融資訊
創業就業
營商環境
其他領域
領事館
商貿名冊
熱門資訊
「港資港法」由深圳前海擴展至深圳市及珠海市兩個試點城市
最高法院發布核准,允許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市、珠海市登記設立的港資企業選擇適用香港法律作為合約適用法,同時認可以香港為仲裁地的仲裁協議效力,自2025年2月14日起施行。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
(
1632
結果 )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關于印發《粵港澳大灣區(内地)人才需求目錄》的通知
爲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要求,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助力實施“百萬英才彙南粵”行動計劃,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作部署,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編制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人才需求目錄》,現予以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全國首個專業市場“一帶一路”貿易綜合服務平台在廣州啓動
「一帶一路」貿易綜合服務平台在廣州啟動。該平台采用“1+3+N”模式,整合政務、商務、生活服務,為共建國家客商提供一站式跨境貿易閉環服務。
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為總抓手,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
廣東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為引領,通過"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舉措,聚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構建覆蓋全省的人才政策體系和服務保障網絡,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珠海網
最高2000萬,廣東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貸款貼息可這樣申報
近日,廣東發布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貸款貼息申報指南。企業在2025年5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獲得的符合條件的貸款可申請財政貼息,單個企業年度貼息金額最高達2000萬元。現開通線上申報通道,企業可登錄“粵信服”等平台辦理。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QFLP試點擴圍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於2025年9月發布QFLP試點實施細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為省內第二個試點區域。新政策實行餘額管理、簡化外匯登記並優化跨境匯兌,旨在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廣東省人民政府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關於印發《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關於支持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於2025年9月推出支持研發中心發展的試行措施,通過最高800萬元研發準備金、租金減免、15%企業所得稅及研發費用補貼等多項政策,吸引和集聚高水平研發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研發創新平台。
廣東省人民政府
東莞正接受大灣區2024納稅年度個稅補貼申請
東莞市於2025年9月15日至10月24日,開放境外高端人才申請2024納稅年度大灣區個稅補貼。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在東莞繳納的個稅已繳稅額,超過按應納稅所得額15%計算的稅額部分可獲財政補貼,每人每年最高500萬元。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新版《食品安全法》12月起實施
新版《食品安全法》將於2025年12月1日起實施,重點新增對液態食品(如嬰幼兒配方液態乳)道路散裝運輸的許可與監管制度,明確承運方需取得準運證,並規範運輸容器、記錄及查驗要求,違者將面臨高額罰款等處罰。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
隨著環球投資者對以人民幣計價產品的需求日趨殷切,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風險管理中心的角色越見重要。在國家的堅實支持下,特區政府致力深化和擴大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豐富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以滿足海內外投資者的需要。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發揮香港醫療創新優勢 把握灣區機遇
香港貿發局最新發表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香港夥同內地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升級發展》研究報告,及與廣東省商務廳合作調研的《把握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合作發展機遇》專題文章指出,大灣區的生物醫藥市場發展猛迅,而香港具備多項優勢,可與大灣區兄弟城市合作互補,將區内研發成果轉化推向更高台階,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把海外企業「引進來」,為香港及内地企業創造機遇。
香港貿發局商貿全接觸
香港及深圳合作構建大灣區醫藥創新引擎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設立的"藥品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和"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為區內企業提供藥品醫療器械注冊審評便利服務。該政策通過提前介入指導、加速審批流程,顯著縮短創新藥械上市時間,有力推動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與國際合作。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香港夥同內地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升級發展
香港推出的《新藥注冊「1+」機制》,通過簡化審批流程,便利內地和海外新藥在香港注冊。該政策使更多創新藥物能夠率先在香港使用,並助力企業憑借在港使用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健康及醫療創新樞紐的地位。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銀債成減息周期下資金“避風港” 第十批發行額擬提至上限550億
第十批銀色債券認購收官,總認購金額985.2億港元,超額認購1.97倍,參與人數約37.3萬,兩項數據較去年均增長逾兩成。在減息周期下,3.85厘保證息率凸顯吸引力,預計發行額將提至上限550億港元。
香港商報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統計論壇在廣州舉行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統計論壇於2025年9月26日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對統計工作的影響,並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統計聯合手冊2025》。與會者探討了深化三地統計合作、破除統計壁壘的路徑,以紮實的統計工作服務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具備條件發展生物科技領域,新一批重點企業名單包括醫藥巨頭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具備全面條件發展生物科技,包括完善創科生態、資本支持及政策優勢。自2018年上市改革以來,已有逾75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集資逾300億美元,使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今年首八個月新股集資額按年增約六倍,其中生物科技公司佔比達兩成。政府新一批引進的重點企業將包括世界級醫藥巨頭,並透過跨境合作加速藥物研發。
etnet 經濟通
1
2
3
4
5
更多
返回
您的瀏覽器已關閉JavaScript功能,請開啟JavaScript功能,才可正常瀏覽此網站。